地球上确实有大量的设备是由卫星定位的,许多工业应用需要卫星定位支持。目前,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测绘地理信息、森林防火、通信时序、电力调度、救灾减灾、应急搜救等领域都需要卫星定位,离我们很近的是一部手机。现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支持卫星定位。
现在在地球上,使用卫星定位的终端数量将达到几十亿,这是相当可怕的。所以,有些朋友很惊讶。所以很多终端使用卫星定位。卫星能处理吗?
其实,没必要为此担心。目前,卫星终端定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无源定位。终端是搜索卫星的广播信号。对于卫星来说,不需要与终端交互,因此使用卫星定位的终端数量没有限制。
无源定位是卫星定位系统的主要技术。
无源定位是指终端不需要发射电磁波,而是利用已知目标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进行定位。
卫星定位系统不断发送导航信息,包括卫星星历、工作条件、时钟校正、电离层时延校正、大气折射校正等信息。
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已知位置的卫星与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来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其中,根据星上时钟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找到卫星的位置,根据卫星信号传播时终端接收到的时差计算出终端与卫星的位置。
终端在搜索四颗卫星的导航信息时,可以对经纬度、高度等信息进行定位。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比喻,终端使用卫星定位,这意味着我们使用无线电来收听无线电节目。
目前已有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欧洲伽利略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4颗GPS卫星具备全球定位功能。
目前,除了苹果不支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外,我们国内的其他手机至少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GPS系统兼容,其中大部分手机仍支持四个卫星系统同时混合定位。
顺便说一下,我们手机上有几个字是说GPS定位的,但是这个GPS其实并不是指美国的GPS,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
与其他三种卫星系统不同,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支持主动定位和短消息功能,这是终端与卫星的双向交互,需要特殊的终端支持。
总而言之,大多数终端都是由卫星系统定位的,采用被动定位。由于它们只接收卫星的广播信号,对卫星系统的容量没有要求,而且还可以支持无限的终端通过卫星进行定位。不用担心终端机一天会太多,不支持定位的问题。